- 註冊時間
- 2014-11-14
- 最後登錄
- 2024-11-25
- 主題
- 查看
- 積分
- 17489
- 閱讀權限
- 130
- 文章
- 48962
- 相冊
- 0
- 日誌
- 0
狀態︰
離線
|
第0728章 我的心胸很寬廣
臘月初八,李軒從羅煙府裡面出來的時候,臉色微微沉肅。
等在外面的獨孤碧落見狀,就拿出了她的針盒:「王爺要不要我給你療一下傷?最近我已經將父親的針法學全了。」
獨孤碧落一年之前,就抽時間跟隨江雲旗學習醫術,現在已小有造詣。
她在醫術上的天賦不錯,不但遠勝過含韻,也勝過江雲旗的眾多弟子,這讓江雲旗驚喜不已。逢人就誇獨孤碧落,說吾之醫道,終得傳矣。
其實現在的獨孤碧落,已經改姓江,叫做江碧落。
不過李軒還是習慣性的喜歡喊她獨孤--
「我好好的要你療什麼傷?」李軒臉色一青,狠狠的瞪著她:「本王現在精神煥發,好著呢!」
「那是我誤會了。」獨孤碧落收起了針盒,神色淡淡的撫了撫髮梢:「方才殿下在裡面鬼哭狼嚎,說什麼不要啊不要,我還以為你被煙姐毆打了。」
她語音未落,旁邊等著的幾個王府侍衛,就都忍俊不已的「噗嗤」一笑。
他們情知不妙,急忙偏開了頭看向別處。
李軒本人也是尷尬的不行,他忽然想起羅煙與樂芊芊的新居,還沒來得及安裝符陣呢,隔音的效果可能不太好--
「原來如此!那你是誤會了,昨日本王讓煙兒幫我修行橫練霸體,可能聲音大了點吧。」
李軒臉皮厚如城牆,他竟毫無異色的騎上了旁邊的地行龍。
於此同時,李軒眼神傷感的看向天空,心想這就是代價啊。
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,欲握玫瑰,必承其傷--
李軒暗忖自己果然還是高興得太早,江含韻在京的這幾天,他的日子是多麼的幸福,多麼的美妙。
可一當江含韻離京,他就從天堂掉入了地獄。
初八之後,朝堂就開始部分恢復運轉。
結果就如幾位輔政大臣的所料,初八這天,通政司衙門的鑰鎖一打開,彈劾李軒與幾位輔政大臣的奏章就如潮水一樣湧入通政司衙門,數量赫然達到三百多本。
不獨是御史台,六部,翰林院,科道官那邊也有許多人具本上奏,聲勢浩大。
他們的火力,主要集中在李軒假衛所軍田,邀買人心一事上。
不過在傳出負責主持衛所分田的大臣,是以刑部尚書俞士悅為首,汪文與商弘為輔,李軒只是以五軍大都督的身份監督之後,反對聲浪就小了不少。
剩餘的人則寄希望於科道官的封駁,理論來說,兵部的十幾位『給事中』是有權利封駁皇帝聖旨的,他們自然也可將輔政大臣與監國長公主的亂命封還。
可惜李軒早有準備,兵部那邊本就是少傅于傑的地盤,加上李軒事前做的人事調動,這封大政詔書總算是涉險過關。
至於後續的『新幣發行』與新的『宗室供奉法』竟然沒有人提及。
即便有人提到,也被淹沒在因『軍田永佃法』而引發的滔天大浪中。
朝廷從上到下,竟都默契的認可了李軒五百萬兩紋銀『供奉錢』視為永制的提案。
有爭議的只是李軒以臣欺君,非人臣之禮;還有那些宗室,是否能將之釋之民間,可都形不成足夠的聲浪。
李軒對外面的風浪懶得在意,他一副大度從容的模樣,該做什麼還做什麼。
李軒做事很看重程序正義,他這次發佈的三條大政,就程序來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。
即便是『軍田永佃法』,嚴格來說也沒有違逆祖宗之制。
所以朝中那些清流的攻訐指摘,全都是臆測揣度之辭,都沒有能站得住腳的理由。
事後李軒也就心安理得的將這些彈章都要了過來,將這些人的名字一一記下。
李軒才沒有想過秋後算賬,挾私報復什麼的,他的心胸沒這麼狹隘。
不過最近地方上很缺官啊,尤其遼東啊,雲南啊,貴州,甘肅,寧夏啊,尤其長城以北的那些地方,一直都缺少官員。
這些人放在朝中很礙眼,人品與能力卻是能信得過的,正可將他們放下去歷練一二。
這是為朝廷培養人才,也有益於邊疆百姓,是功德無量的事情。
為『軍田永佃法』,朝中風雲起伏了一個多月,久久未能平息。
不過到二月的時候,以俞士悅為首的三位大臣,還是無比堅決的將這條大政推行了下去。
俞士悅雖是刑部尚書,可早年卻有過防禦倭寇,貶職戍邊的經歷,也曾在瓦剌大軍攻伐北京的時候,協助都督衛穎率師十二萬守德勝、安定二門。
所以此人深知衛所情弊,是鼎力支持李軒『軍田永佃法』的五位大臣之一。
即便汪文,也沒做任何掣肘。
此人曾參與平定白蓮之亂,鎮撫寧夏,在軍務方面同樣經驗豐富。
他反對的不是『軍田永佃法』本身,而是擔心朝廷失衡,李軒在軍中的影響力再無可抑制。
汪文是正人君子,既然朝堂上已經通過了決議,那他就一力推行,不耍半點花招。
剩餘一個商弘,在朝中的地位尷尬。他難得有事做,自然也盡心盡力。
其實這『軍田永佃法』還未開始推行,就已初見成效了。
那些聽到風聲的衛所軍戶,對衛所軍田的照料,就陡然變得用心起來。
期間還爆出了幾起衛所軍官侵佔軍田案--在少傅于傑與李軒的重壓下,他們倒也沒敢真的侵佔軍田。
這些人只是將衛所中本該畝產四石、五石的上田轉包出去,然後賺取差價。
他們只需在收穫季按照軍田的『正常』產量,給朝廷上繳兩石就可以。
以往這些田都是朝廷的,與這些軍戶無關,那自然是上官想怎麼樣就怎麼樣,地方上的軍戶都不甚在意。
可如今朝廷分田在即,預計到五月底冬小麥成熟之前,就可完成初步的分田。也就是說這地裡面種的糧食,以後都歸軍戶所有。
這些軍戶利益攸關,自然容不得上面的小旗、總旗們胡作非為。
於是各種與田畝相關的弊案,接二連三的在北直隸地面爆出來。
而就在時間進入四月之後,李軒又得了一個讓他精神大振的好消息。
大晉皇莊栽種的土豆田與紅薯田,都陸續進入了收穫季。
由於虞紅裳嚴令各地皇莊停種冬小麥之故,內官監在北方騰出了四百萬畝用於栽種土豆,又在南方調撥五十萬畝種植紅薯。
所以這次的產量極其誇張,一共獲得土豆近一億六千萬石,紅薯則達三千萬石。
--這還僅是皇室莊田,除此之外,誠意伯府的幾十萬畝田地,還有那些南北勳貴士族的莊田都沒計算在內。
李軒預計這數字應當是在六萬萬石到八萬萬石之間,足以供養天下間一億五千萬人口三月所需。
哪怕加上那些沒有上戶籍的隱戶,也足以保障各地的糧食供應而綽綽有餘。
此時的李軒,也就徹底將陝西的戰事置之不理。
所謂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。
陝西那邊既然兵精糧足,那麼接下來無非就是對耗。
打這種依托工事的呆仗,李軒過去了也沒用。
他現在手邊的事務,無論是神機營的演訓,還是遼東移民,又或是雲中戰艦,還有那軍田永佃法,都比陝西那邊的戰事重要得多。
※※※※
就在朝堂為『軍田永佃法』與『宗室供奉法』而掀起的風波漸漸平息之際,在西安的沂王府內,沂王虞見深卻正是愁眉不展。
他的眼中,滿含著惑然之意:「你可能確定?那些糧船馬車裡面確實有糧?不是掩人耳目,或是虛張聲勢?」
「確定無疑。」
回答沂王虞見深的,是端坐於他堂下的鐵面人。
他是去年八月份,投入到沂王軍中效力的。
由於早年在軍中就有過接觸,鐵面人手裡也掌握了部分寧王留下來的資源,他很快就獲取了沂王的信任。
此時鐵面人的語聲沙啞:「就在這幾日,我一個個糧船潛入進去看過,三日以來抵達三門峽的糧船總共三十七艘,全都堆滿了各種糧食。
還有晉軍的軍心士氣,一直未有衰落之兆。可見晉廷糧秣不缺,供應充足。」
就在這個時候,他們都隱隱聽見了遠處,一陣山呼海嘯的歡呼聲,還有數百門的巨炮轟鳴震鳴。
--那都是來自於城外六十里的聲響,自從『維新元年』的年初,兩艘雲中戰艦加入陝西戰場。
朝廷在山西與河南的兩路大軍的推進速度就陡然加快,就在前日,河南總兵方瑛統轄的三十七萬大軍,已經推進至西安以東六十里,他們佈置在城外的最後一條防線。
其實秦王府與戰場距離很遠,普通人根本就聽不到那邊的炮鳴聲。
可無論是沂王虞見深,還是鐵面人,他們都有修為在身。耳目之靈敏,自然非是常人能夠比較。
沂王虞見深就不禁蹙眉:「可他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糧食?鐵先生你可查清楚了?」
這就涉及到另一件讓虞見深煩心,甚至是感覺恐慌的事情。
這幾個月來,他手中的暗探系統遭遇了沉重打擊。
朝中的繡衣衛,內緝事廠,突然就變的消息靈通,幹練得力起來。
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,將昔年孫太后留下的情報網完全撕毀。
此外還有那些往日裡與他們暗送秋波,暗通款曲的勳貴與宗室,也大多都沒了聲息,都徹底斷絕了與西安這邊的聯繫。
虞見深知道這天下間,一定發生了某種他不知道的變化,甚至是能動搖天下大勢。
可他卻宛如聾子與瞎子,根本不知道東面到底發生了什麼。
偶爾傳回來的一些消息也是真真假假,玄乎其玄,不足採信。
以至於虞見深不得不依靠鐵面人,依靠寧王留下來的那些秘諜。
「真不知何故,寧王遺留的秘諜,近日也有近半被繡衣衛逮捕。不過微臣冒死,總算是從江南取得了些東西,可能就是緣由所在。」
鐵面人一邊說著,一邊從袖中取出了兩塊一大一小的塊莖,放在虞見深的面前。
大的足有人拳頭大小,外皮是紅色的;另一個則稍小一點,是黃褐色的。
「小的這個叫土豆,也叫汾陽薯;大的這個叫紅薯,也被稱呼為冠軍薯。」
鐵面人神色凝然的解釋道:「據說產量很高,至於高到什麼地步,臣還沒有打探清楚。不過臣在三門峽那些糧船上也見到過這兩種東西,佔據近半的載量。」
虞見深看著地上的東西,臉上就現出了惑然之色:「這是何物?能夠吃?」
他長於深宮,見過大米,見過小麥,可這種塊莖類的作物,虞見深從未見過。
「不但能吃,還能飽腹。」
隨著這句話,大司命的身影從外面走入進來,她的臉色凝重如鐵:「土豆的平均畝產是四十二石,紅薯的平均畝產則是四十石。據說這次入冬之前,大晉皇室在幾百萬畝的土地上種植此物,如今已收穫了萬萬石」
她眼神難看的望著虞見深:「想要等到晉軍糧盡,恐怕會很困難。」
虞見深面色頓時也鐵青一片,他一瞬間有些懷疑,心想這怎麼可能?這世間豈有產量如此高的作物?
他再怎麼佈置人間疾苦,也知道米、麥之類的畝產,這差距簡直誇張。
可虞見深更知大司命的為人性情,她若是不確定了此事,就絕不會在他面前提及。
如果等不到晉軍糧盡,那就將他沂王府山窮水盡。
他不由深呼了口氣,強壓住了胸中的焦躁:「能不能在西安附近,也種植這些東西?」
「應該可以,可我們缺乏種子。」大司命皺起了眉頭:「我盡量吧,大晉朝廷對這兩種作物管制很嚴,很難大規模攜帶出境,我們也不知道種植之法。不過只需肯下功夫,還是能想辦法的,問題是--」
她轉過頭,望向了這座秦王大殿外。
問題是,他們現在既沒有足夠的耕田,也沒有足夠的人力--
大晉在四個方向的大軍,都已經壓迫至西安附近不到百里,他們也將所有的青壯,甚至是健婦,都全數徵發,只為修築一條條更堅固的石牆,更堅固的營寨。
虞見深也明悟其意,他不禁臉色蒼白:「那就完全沒有辦法了?難不成我等要坐以待斃?」
「我正在籌謀破局良策!」
大司命暗暗嘆了一聲,不過她的臉上,卻毫無異色:「如今唯可慶幸的是,這種叫土豆的東西口感較差,應該沒法當做主食。
至於紅薯,倒是口感清甜入蜜錯,不過據說這種紅薯更難培育,朝廷的產量不多。他們也不可能用這兩種東西,應付西安城外的百萬大軍,數百萬的民夫。長久下去,一定會軍心動搖。」
虞見深聽了之後,臉色才好看了些許。
可他不知道的是,此時就在六十里外。那些正從戰場上退下休整的河南軍將士,正在營寨裡就著木碗吸溜著一種奇異的粉條。 |
|